春节传统习俗之爆竹

分类:休闲
4

南昌诗人来鹄的《早春》诗句:“新历才将半纸开,小亭犹聚爆竿灰。”王安石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;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由此可见,春节放爆竹这一风俗由来已久。


据《通俗篇俳优》记载:“古时爆竹,皆以真竹着火爆之,故唐人诗亦称爆竿。后人卷纸为之,称曰爆竹。”随着民间工艺的进化,在鞭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,又出现了烟火。鞭炮听声,烟火看彩,有生有色。


中国民间有“开门爆竹”一说。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,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,驱赶年兽。


爆竹在历史上是一种驱害避邪的神物。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,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,后来,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,于是年三十晚上,家家户户贴红春联,燃放爆竹,来驱除夕兽,以求新的一年安宁。这一传说给爆竹增添不少传奇的色彩,爆竹这一风俗也流传下来。


爆竹,北宋时,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,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,改名“爆仗”,后又改为“鞭炮”。通常有以大草纸人工卷制和机器卷制的两种,外表裹上红纸。机制的小而紧,响声清脆,谓之机器鞭。还有用牛皮纸卷成大号炮仗,爆声猛烈,每挂有五十头,100头,500头,1000头不等。


最早的爆竹,是指燃竹而爆,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,故称爆竹。春节放鞭炮,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,历史悠久。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,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,因为鬼怪被赶跑了,晦气也被赶跑了。


新年放爆竹,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、喜庆心情的流露。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: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。


爆竹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,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,溅出的火星,容易造成环境污染,引起火灾,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。每逢春节医院都会接诊不少因鞭炮礼花致伤的患者,受伤的部位多是手、眼睛和耳朵,其中眼睛被炸伤者占了半数,很多伤者轻则角膜上皮烧伤、溃疡、感染,重者异物进入、烧伤严重。


关于春节放爆竹,医生给出相应的提醒,燃放烟花爆竹也应注意安全,万一不小心眼睛被炸伤了,千万不要用手揉,因为眼部伤口受压后可能会扩大。要尽快用干净的纱布将受伤部位轻轻遮住后,紧急赶往医院。


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,人们渐渐发现爆竹背后的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空气的破坏,所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弊端,已引起各界的重视。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