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的中国历史巨变。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全景画面。而在那个年代,变化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,北京的街头流行时尚更是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。
喇叭裤和蛤蟆镜
街头最早的变化就是服装。文革十年全国人民都穿一样的衣服,用现的话说就叫“撞衫”。文革十年全国大撞衫,款式、颜色都差不多。1978年底到1979年初,喇叭裤开始出现在街头。喇叭裤从膝盖往下越来越宽,到了裤角就宽得像个喇叭口。有的很夸张得有尺把宽,拖在地上像扫帚。有人就打趣说:你帮人家扫马路呢吧!
蛤蟆镜也叫麦克镜。它与国内最早放映的一部美国电视剧有关,这部电视剧叫《大西洋底来的人》,剧中的男主角麦克•哈里斯总戴着一副墨镜,跟当时国人戴的黑框黑片的墨镜不同,镜片是茶色的,由上往下颜色由深变浅,镜框是金色的金属边,形状也完全打破了传统。其实就是现在的太阳镜。当时戴蛤蟆镜还有个讲究,镜片上的圆形商标不能撕下来,以表明是纯正的进口货。
喇叭裤和蛤蟆镜如果放到现在,那只不过是很普通的时装和太阳镜,但在改革开放初期,这两样东西却挑战了文革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,成了最前卫的街头时尚。
当时很多人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,主流的意识形态对“奇装异服”是持批判态度的,喇叭裤和蛤蟆镜一度成为不良青年的标志。报纸上有文章批评是“盲目模仿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”,文艺作品中的坏蛋也尽是穿喇叭裤、戴蛤蟆镜的。
蝙蝠衫和波浪卷
女性服装的变化也开始了。那个时候服装还谈不上个性化,什么东西一流行就是全民追风。作家刘心武写的小说《今夏流行明黄色》和电影《街上流行红裙子》都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。蝙蝠衫是一种把袖子伸开就像蝙蝠翅膀一样的女式上衣,是青年女性必备。有毛衣也有衬衫,有套头的也有开身的。现在也可以看到一些蝙蝠袖的女式上衣,但远没有80年代的蝙蝠衫夸张,那时候有的蝙蝠衫胳膊一张开就跟协合式飞机的机翼差不多。
发型变化是文革结束后最早出现的变化之一。之前女孩子要不就是麻花辫,要不就是羊角辫,年龄大些的女性也是运动头、齐耳短发或者马尾辫。文革初期破四旧(旧思想、旧文化、旧风俗、旧习惯)时长头发也被当成四旧,自己不剪短就会被街上的红卫兵剪。文革十年短发一直是主流。文革结束,改革开放,发型的改变成为先锋。烫发也就成为时尚。虽然可以烫发了,但发型还很单一,最多的就是大波浪,其实就是把头发烫成几个大弯儿。短发烫菊花头,最高级的是把头发烫成几个竖着的卷儿,走起路来像弹簧一样,一伸一缩的。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记不得了。开始时还有个“潜规则”:结婚的女性才烫发,如果哪个姑娘突然烫发了,那就说明她结婚了。后来慢慢的这规矩就破了。
录音机、迪斯科和霹雳舞
盒式录音机进入中国是70年代未,最早的是松下2106单卡便携式录音机。因为样子是长方形,比砖头稍微大些,所以俗称“砖头录音机”。后来才有了放在桌子上的台式录音机,很快又有了体积很大的双卡立体声的录音机。因为这种大录音机以三洋牌的居多,所以被称作“大三洋”。
录音机成为街头流行时尚的符号与迪斯科和霹雳舞分不开。迪斯科刚进入中国时基本上是一种街头舞蹈,最有范儿的是扛一个大三洋,找个街头空地一放,叮叮咣咣舞曲一响,十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就起舞。跳舞也扎堆,那会最爱扎堆的是北海公园。北海公园文革时关闭了,1978年3月1日又重新开放。扛着大三洋去北海公园蹦迪也算很时髦的一件事。因为对迪斯科存在争议,扎堆跳舞的也太多,还发生些打斗事件,北海公园不堪其扰。为此曾经发公告禁止在公园跳舞。
霹雳舞兴起晚于迪斯科,这种舞蹈吸引了很多中学生。当时学生可不像现在学习压力这么大,放学以后聚集在街头空地跳霹雳成风,跳的和看的一会就围一大圈。有表演性和技术难度是霹雳舞的特点,既然有技艺性,就要比试高低,这就兴起了“碴舞”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PK。曾经有过数百人上千人的碴舞活动。对交通和社会秩序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。
跳霹雳有一套特定的服饰,露指手套、护膝什么的。“leg warmers”是保暖护腿,这个东西最后演化成了女性的时尚穿戴,满街都是穿着各种花色leg warmers的各年龄女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