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时期,南沙镇有个刘员外,因为生意失败,在妻子生产时只能挤在一间破屋里。
刘员外在屋外焦急的踱来踱去,只因妻子刘氏生产,都一天了还没生下来,听着妻子的痛呼声,心里祈祷着:可千万别出事。
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,打破了宁静,让刘员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。
接着又一声婴儿啼哭声响起,稳婆忙出来报喜:“恭喜刘老爷,你家夫人产下一对双生子,都是状元郎呢?”
刘老爷听到双生子,谢过稳婆,脸上却没露出笑容,现在家里哪有那么多银钱多养一个孩子。
刘老爷走进屋里,看了看孩子,先出生那个看着瘦弱,不怎么动,后出生那个胖乎乎的,挥动着小手。
“老爷,你快给孩子起个名字吧!”刘氏见刘员外进来,忙让他给孩子起名。
“名字不着急,先等几天吧,我看大的看起来瘦弱不堪,怕不好养活。”刘老爷有些担心大儿子。
刘氏见此也只得作罢。双生子里的老大果然如刘员外担心的那样,出生几天就请了几次郎中,本来所剩不多的银钱全花他身上了。惹来刘员外的不喜,想着这孩子估计也养不活,趁刘氏睡着了偷偷抱出去丢了。
刘氏醒来后不见孩子,问起刘员外:“我的孩子呢!”
“孩子出生几天,一直病着,郎中说养不大,咱们现在生活困难,哪有多余的银钱给他看病,我抱去扔了,咱们把小的这个好好养大,只当做你生了一个。”刘员外也有些无奈。
刘氏听后大哭起来,孩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,她不舍,可又没办法。
南沙镇有个柳家村,村里有个柳寡妇无儿无女,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,和婆婆相依为命。
这天去河边洗衣服,看到柳树下扔着一个包裹,打开一看是个可爱的小婴儿,不禁动了恻隐之心。把孩子抱回了家,婆婆看到孩子,高兴道:“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家的,是我们的希望。”
见婆婆喜欢,柳寡妇高兴道:“婆婆,你快给他取个名吧!”
“你在柳树下捡到,咱们又姓柳,就叫他柳生吧!”婆婆逗弄着柳生,柳生露出一抹笑来,仿佛感受到了这一家的善意。
说来也怪,柳生出生时瘦弱,可来到柳家后,却不怎么生病了,身体渐渐好起来。
看到柳氏和婆婆生活不容易,柳生从小就很懂事,帮着柳氏料理家务,到了能下地干活的年纪,也总是冲在最前面。村子里的老族长见他聪明懂事,总喜欢喊他到家里,教他读书写字,柳生总是一教就会。
柳生十五岁那年,婆婆生了重病,请了郎中,郎中告诉柳氏:“老夫人的病,是老年病,只能用人参熬汤好好养着。”
柳氏一听,家里哪买的起人参,柳生也焦急,可是自己还是半大孩子,能想到什么办法呢。
婆婆的病一天比一天重了,正在母子焦急的时候,一辆马车停在了柳家门口。一贵夫人下了车,走进柳家,看到柳生一把抱进怀里,大哭道:“我的儿啊,我可找到你了。”
“这位夫人你是谁啊,我们认识吗,我有娘的。”柳生讶异的推开贵夫人。
“孩子我才是你亲娘,你是我生下来的,不信你问问你娘,你是不是她捡回来的。”贵夫人原来是刘员外的妻子刘氏,刘员外后来做生意赚了钱,家里日子好过了,刘氏就托人到处打听,终于找到自己孩子的下落。
“儿啊,你的确是我在河边捡回来的。”柳氏哭着说出柳生的身世。
柳生听了刘氏和柳氏的话,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,平静道:“夫人,你请回吧!我只有柳氏一个娘,也只认她是我娘。”
刘氏听后心痛的大哭:“儿子是娘对不起你,娘会弥补你的,我听说你们需要人参治病,只要你跟我回家,我可以送几根人参给你们,还可以给柳氏一大笔钱。”
柳生虽然不想认这个娘,可是听到能治祖母的病,还可以让柳氏过上好日子,便下了决心,拉着柳氏进了祖母的屋子。
柳生跪在婆婆和柳氏面前说了自己的打算,三人抱在一起痛哭。柳氏不舍柳生可也知道,这是最好的办法,既可以治好婆婆的病,柳生也能过上好日子。
柳生临走时跪别婆婆和柳氏,并道:“柳生这辈子永远是娘的儿子,也永远是柳氏子孙,你们等着我,等我有了本事一定回来找你们,孝顺你们。”
几年过去,柳氏听说柳生高中了状元,不日回乡,高兴的把消息告诉了婆婆。
婆婆一听柳生高中,忙道:“快,收拾东西进城,我要见见我孙子骑马游街。”
“婆婆,你这身子吃的消吗,我们不如在家等着,柳生这孩子孝顺,一定会来看你的。”柳氏担心婆婆身子,忙劝道。
“我这身子早养好了,你快去收拾,咱们早点去等着,莫错过了。”婆婆几年没见柳生了,柳生走后没回来过,一直在书院读书,逢年过节都会托人给带银钱和东西,也多亏这些钱财,婆婆的身子也养好了。
“好,好,婆婆你别急,我这就去收拾,在找辆车。”
婆媳俩在镇上等了两天,终于等到柳生穿着状元服,骑着大马路过,忙上前去挥手,只见柳生瞅了一眼,面无表情的过去,好像并不认识柳氏婆媳一样。
“柳生是没认出我们吗?”婆婆看柳生没有停留,有些失落。
“婆婆,估计是路上人太多了,柳生不方便和我们说话,晚点我们去刘家,见见他。”柳氏也很奇怪,柳生明明看到他们了啊!看婆婆失落,还是找了理由安慰。
柳氏带着婆婆找到刘家,小厮却告知,大少爷在忙没空见他们。
“怎么会呢,柳生不愿意见我们吗?”柳氏有点不相信。
“大少爷说了没空,你们快走吧!”小厮有些不耐烦的赶人。
柳氏只得带了婆婆回客栈,可是老人却有点想不开,第二天就病了,迷迷糊糊的非要去刘家,柳氏只得依她,刘家的小厮一见她们,不耐烦的直接上去撵人。
柳氏和婆婆只能找个离刘府近的地方守着,期盼能看到柳生出门。
没多久还真看到柳生出来,只见他锦衣华服,一脸傲气的走了出来,一乞丐上前乞讨,柳生忙挥手:“臭乞丐,走远点,别弄脏了我的衣服。”还让下人把乞丐赶远点。
“这个肯定不是咱们的柳生,柳生从小善良,蚂蚁都不忍伤害,更何况是人,柳氏你去找人打听下,这人是谁。”婆婆不相信自己养的孩子是这样的。
柳氏塞了些银钱给刘家看门的小厮:“小哥,我想向你打听点事,绝不给你惹麻烦。”
“啥事啊”,小厮见有银子拿,不禁眉开眼笑。
“刚才那个出去的公子,是谁啊,你家有几位少爷!”柳氏见状忙问道。
小厮见她问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,便高兴的答:“那是我家的大少爷柳生,我家老爷一共两个儿子,是双生子,长得一模一样,大少爷不知道怎么回事,从小没在府里长大,十五岁才回府,二少爷叫刘升,这次也和大少爷一起去赶考了,不过没考上,回来就病倒了。”
“二少爷病倒了,啥病啊!”
“我一个看门的哪知道啊,只听说二少爷回来后,院门禁闭,不过这大少爷变了好多,以前性子最温和,考了状元后,脾气渐长啊!”
柳氏把打听来的说给了婆婆听,婆婆一听,觉得里面肯定有文章,这个柳生肯定是假的,忙让柳氏去府衙告状。
“婆婆,我们没有证据,怎么告啊!”
“咱们没证据,可以告他不孝,抛弃养育了他十几年的养母,只要能见到他,咱们就能分辨真假。”
柳氏听了忙去县衙告状,府衙的县令是个孝子,听了柳氏状告柳生不孝,忙让人把柳生请来府衙。
柳生看到柳氏,辩解道:“这妇人,虽养育了我,可我爹娘给了她们一大笔钱,现在又来敲诈。”
柳氏也不辩解,趁柳生不注意,拉起他的袖子,一看光滑洁白,不由大哭道:“大人,我状告此人不是柳生,是冒名顶替的,请求大人传唤刘家二少爷,刘升上堂。”
县令一听有人冒名顶替状元郎,这还了得,忙传了刘升上堂。
柳生忙阻拦道:“我弟弟这次赶考回来就生了重病,恐怕来不了。”
县令觉得这是大事,让人抬也得把人抬来。等刘升被抬来,发现昏迷不醒,请了郎中说中了迷药,郎中给用药后,刘升醒来,看到柳氏,忙抱着柳氏大哭喊娘。
县令忙问了原由,这柳生回刘府后,不愿意改姓,刘氏夫妻没办法,只得依了,柳生每天发奋读书,只想考取功名后,能够报答柳氏的恩亲,这次中了状元的也是柳生,这刘升名落孙山,不甘心,想着两人长得一样,只要爹娘不说,也没人知道,就迷晕了柳生,偷偷顶替了柳生的身份。
回到刘家后,刘氏夫妻本来是反对的,可想着刘升一直养在身边,跟他们亲,这柳生和他们一直客客气气的,亲不起来,就默许了刘升的做法,还把柳生锁在院子里,柳生闹就给柳生喂迷药。
真相大白后,刘升被取消了以后的考试资格,更被判了十年牢狱。
柳生恢复了状元身份,做了人人称赞的好官。柳氏婆媳一直被柳生孝顺,活到九十多才去世。
结语:生而未养,断指可报;生而养之,断头方报;未生而养,百世难还。